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毕业生王天露:我就想看人有多少潜力


作者:贾俊贤 邱美娴 赵汉卿   发布时间:2017-07-01

  接受采访时,王天露笑脸盈盈,一眼看去就是有故事的女同学。她手挎皮包、脚踩高跟鞋的轻熟装扮与成熟气质,和人们眼中的农学硕士形象截然不同。实验室里的她是严肃认真的科研者,然而现在,王天露名片上的头衔与农业科研毫无关系。今年三月,作为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接受上海地歌网络公司的offer,成为一名互联网财经记者。

  从科研人员到记者的转变显得不可思议,但王天露却显然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

  让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

  本科期间,王天露就喜欢天天泡图书馆,在与智者对话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当谈到偶像白岩松的《白说》时,她两眼放光,说“他对新闻的职业感和兴奋感深深影响着我。”正是本科期间阅读的新闻类书籍让王天露对新闻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她平时也喜欢自己写写东西,还开了个人公众号。

  节假日里,王天露更是闲不住,本科四年她去过十几个省市,亲自用脚步丈量这世界。她说:“旅行主要是为了长见识,去不同地方,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感受人间烟火。”旅行让她明白,“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向,她努力用当地人的方式去思考和生活,这是给自己在不同地域成长的尝试。”

  对于读书和旅行,王天露有自己的见解,“不只是开拓了格局和眼界,有机会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多大,不同的人如何过着他们的生活,更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能看淡身边很多事,专心于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而不被外界干扰。”

  敢想敢做敢成

  本校保研后,王天露先加入研究生通讯社,后来加入了凤岗通讯社校报记者团。“第一次出活动是在农高会,当时写了两篇稿子,后来陆续跟随靳军老师出过大大小小几次活动,靳老师每次都很耐心的给予指导,是他让我在文字编辑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2016年2月,王天露以农学硕士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的身份去台湾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期间她在台大的新闻研究所系统学习了摄影、摄像以及制作视频新闻,策划拍摄的十分钟专题报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台湾农业有何借鉴》在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全国最大规模的大学生影展——半夏的纪念中,获得短纪录片提名奖。

  在靳军老师的建议下,王天露以凤岗通讯社驻台湾大学学生记者的身份,以台大的视角关注西农发生的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双一流建设、土豆烧牛肉免费发放等大小事件,采访台大师生并汇总成新闻稿件发回西农, “我发现,原来一件事可以从那么多不同的角度看,教授们新鲜的观点有时会对我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我很享受思维的碰撞。这启发我要跳出一个圈子,多方面思考问题,这是作为记者的必备素养。”

  2017年2月,王天露结束访学回到西农,错过秋季黄金招聘期的她,在一个月内边投简历边写论文仍然游刃有余,“我投出的简历,大多数是和农学无关的新闻工作,最后收到的七份offer中,有农业公司的互联网运营,有生测公司的产品经理,但我选择了与农学最不相关的财经新闻深度评论。”王天露说,“我就是想尝试新的东西,主动走出舒适区。什么事情最难做,我就做什么,我就是想知道,人有多大的可能性。”

  对于上海快节奏的生活和互联网公司高强度的工作,王天露一笑而过,“加班是常事,八点前从没吃过晚饭。”互联网公司的高门槛早就拦住了一部分人,实习期高标准的考核也司空见惯,王天露脱颖而出与她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当然更离不开她乐于学习,敢想敢做的劲头,“我看重我们公司鼓励个人以创新的思维全面发展,这也是我追求的东西。”

  从模仿到自学

  当记者对于新闻稿的写作提出自己的疑问时,王天露这样解答:“新手更注重内容,老手更看重标题。”为了不把自己的稿件埋没在茫茫信息海里,首先要把标题拟好,吸引人的标题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传播很重要。“不会的时候从模仿开始,多总结,等拿捏准确了就可以创造自己的东西。”

  “其实记者就是倾听者的角色,采访的时候,我不会去打断受访者,让他们自由地表达,然后我来听,我会把我要问的问题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让受访者知道我在问什么,并引导访谈的方向。”这也许是对一个记者最好的诠释。王天露同时强调“出活动要有采访本,学会速记关键词。”

  王天露还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以此向记者阐述自学的重要性。“特别感谢那次,靳军老师引荐我去一个公众号运营部门实践,我那时候对微信运营一无所知,人家就问我‘你会什么,我们这儿不是学校,没有人有时间教你。’那次对我来说收获很大。回来之后我就决定,我应该自己学,不能靠别人。我就自己申请了一个公众号,断断续续地推送了几次文章,学着自己去运营。”她说,“我不是以玩玩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我会注意到哪篇的阅读量会高,思考它好在哪,也就逐渐总结出应该写一些什么样的文章了。”

  “学什么都有必要”

  “学什么都有必要”,这是王天露对大学生活的总结,“其实我觉得大家现在应该做的是试错,是对是错,多尝试就对了。之前已经工作了的朋友跟我说,‘在外面我做错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学校里面就不一样,学校是一个最包容错误的地方’,现在我也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

  当记者对大胆尝试和深思熟虑两者的关系感到困惑时,王天露说:“这两者并不矛盾,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最好把所有东西都想清楚,考虑好利弊,这不是纠结,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这样别人说什么你也不会动摇,因为这些你都考虑过了。”

  王天露承认,从事和自己专业毫无关联的工作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她乐在其中。很多人评价她“知识面很广”,这得益于她乐于学习,渴望知识,对外界充满好奇,“我想尝试一切,哪怕不完美。”学姐的执着让人感动。

  “‘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学姐,那你信什么?”记者问。“我信知难而上,信所有努力都有收获,信内心指引的方向,信正直坚韧和不怕输。”王天露说。


编辑:靳军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