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中的水资源问题(学者论学问)
作者:刘 宁 发布时间:2007-04-16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文化关系密切,联合国200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就是“水与文化”。作为文化资源的水,是自然形态的水与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由三类文化要素构成:一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要素,如被改造的河流湖泊、水工技术、治水工具、水利工程等;二是制度形态的文化要素,如以水为载体的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社会关系及社会组织、法律法规等;三是精神形态的文化要素,如对水的认识、有关水的价值观念、与水有关的文化心理等。这些要素相互依存,不仅丰富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形态,而且塑造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是我国当代的主要水问题。这些问题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防洪能力总体提高与洪水风险不断加大并存;水生态和环境状况局部好转,但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客观因素,也有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人为因素。从后者来看,主要是:
扭曲了人水关系。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人合一”和“人定胜天”两种思想,并对治水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无能力,便听天由命或祈天祭神;人有能力,便战天斗地或改造山河。直到今天,人水争地、人与自然对立和对抗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实现人水和谐,就必须改变“社会要发展,自然要配合”的不正确理念。
忽视了水的文化属性。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更关注水的自然属性,并着眼于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它的文化属性。比如,过去我们在京杭大运河的恢复和治理上比较突出其水运功能,而运河承载的文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遗迹已经消失。
水的制度文明偏低。从某种意义上讲,水利工程建设是对水的治理,而制度建设则更多的是对以水为载体的人类活动的治理。我国古代一些水利工程之所以至今还在发挥功能和效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人十分重视管理制度、注重维修和养护。如果治水制度长期滞后于治水需求和治水实践,就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治水环境。当前,必须下大力气推进节水制度建设。
由此可见,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需要从文化角度审视我们的目标和行动、政策和策略,正确认识水的文化功能,注重治水过程中的文化建设。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本体论上,应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产物,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是人类文化演进的载体。人类在发挥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河流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实践论上,应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相应地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水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应当为人们所平等地享用。这就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不同区域的利益需求,同时遵循代际公平原则,为子孙后代留下源远流长的河流。从价值论上,应协调好人类价值实现与自然价值利用的关系。河流的开发与保护应立足于河流价值与人类需要价值之间的有机统一,既承认和尊重河流的自身价值,同时又强调这种价值是与人类的需要相联系、相适应的。
推进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一是把水资源的多种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外部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水资源是典型的公共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精神价值、环境价值、生态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当将这些价值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和收益核算体系。同时,应当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二是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倡导文明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是我国当代的主要水问题。这些问题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防洪能力总体提高与洪水风险不断加大并存;水生态和环境状况局部好转,但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客观因素,也有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人为因素。从后者来看,主要是:
扭曲了人水关系。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人合一”和“人定胜天”两种思想,并对治水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无能力,便听天由命或祈天祭神;人有能力,便战天斗地或改造山河。直到今天,人水争地、人与自然对立和对抗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实现人水和谐,就必须改变“社会要发展,自然要配合”的不正确理念。
忽视了水的文化属性。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更关注水的自然属性,并着眼于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它的文化属性。比如,过去我们在京杭大运河的恢复和治理上比较突出其水运功能,而运河承载的文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遗迹已经消失。
水的制度文明偏低。从某种意义上讲,水利工程建设是对水的治理,而制度建设则更多的是对以水为载体的人类活动的治理。我国古代一些水利工程之所以至今还在发挥功能和效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人十分重视管理制度、注重维修和养护。如果治水制度长期滞后于治水需求和治水实践,就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治水环境。当前,必须下大力气推进节水制度建设。
由此可见,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问题,需要从文化角度审视我们的目标和行动、政策和策略,正确认识水的文化功能,注重治水过程中的文化建设。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本体论上,应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产物,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是人类文化演进的载体。人类在发挥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河流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实践论上,应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相应地调整好人与人的关系。水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应当为人们所平等地享用。这就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不同区域的利益需求,同时遵循代际公平原则,为子孙后代留下源远流长的河流。从价值论上,应协调好人类价值实现与自然价值利用的关系。河流的开发与保护应立足于河流价值与人类需要价值之间的有机统一,既承认和尊重河流的自身价值,同时又强调这种价值是与人类的需要相联系、相适应的。
推进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一是把水资源的多种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外部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水资源是典型的公共资源,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精神价值、环境价值、生态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当将这些价值纳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和收益核算体系。同时,应当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二是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倡导文明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