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16家媒体记者为学校宣传工作出谋划策


作者:姜转宏 李晓春   发布时间:2014-10-28

借助社会媒体力量  构建“大宣传”格局
16家媒体记者为学校宣传工作出谋划策

  10月27日下午,校党委宣传部邀请来校参加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成立大会的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陕西日报》等16家媒体记者,就如何密切校内媒体与社会媒体的有机互动、进一步携手加强学校宣传工作进行座谈交流。与会各位记者对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长期以来与学校宣传部门的合作表示满意,并结合自身实际对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党委宣传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许祖华、《光明日报》记者许艺宁、《科技日报》记者史俊斌建议,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共同总结和提炼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策划加强学校重大科技成果等典型宣传,在实现“共赢”中进一步携手再上新的台阶。

  《陕西日报》科教部主任党朝晖建议,学校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应重视挖掘自身雄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典型的校园轶事,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不断提升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文化内涵。

  《中国科学报》记者站站长张行勇提出,“中国梦”要有中国故事,只有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听懂“中国梦”。学校科教新闻也要切实增强鲜活性和生动性,有故事,有内涵,有深度,才能做更多的好新闻。

  《陕西日报》驻杨凌记者站站长郑栋提出,要深入学校师生员工中挖掘鲜活新闻,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创新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宣传报道;学校宣传部可以尝试与陕报驻杨凌记者站合作,分批选派学生记者驻站实习或协作承担共享性采访任务。

  陕西广播电视台驻杨凌记者站站长刘松焘认为,广播电视新闻特别强调报道的现场感,人员和设备的到位在时间上必须有充足的提前量,建议学校有重大宣传需求时与记者站提早联系和共同策划,确保学校在广播电视宣传上再上新台阶。

  《华商报》记者任姣提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高度关注社会公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专家教授和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媒体讨论,有力提升学校在自身学术领域和行业领域的“话语权”。

  人民网记者张龙、西部网记者白华武指出,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舆情对于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至关重要;学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在探索实践中已经取得不小的进步;但要进一步拓展和扩大影响力,必须尽快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新媒体运营体系。
朱雀长安网记者寇伟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特别是网络宣传的工作创新,必须以新闻宣传的结果倒逼新闻宣传的策划,只加强宣传策划才能更好地接地气和出好新闻。

  杨凌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李培安指出,学校新闻宣传既要抓大、也要抓小,要重视寻找到国家大政方针和学校师生实际的结合点;要充分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加强校内外媒体的密切协作,将内部宣传的网格化转变为校内外整体宣传的网格化;学校也要积极适应和加强新媒体建设,进一步创新新闻宣传依托载体和内容形式。

  《农业科技报》记者唐艳丽提出,新闻记者一定要关注基层、关注一线,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好新闻;学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硕的科技成果,校内媒体与杨凌媒体在推进校区融合方面加强合作大有可为。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闫祖书在座谈中对各社会媒体多年来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在今后的宣传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各大社会媒体的密切合作交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正确把握媒体运行和新闻传播规律,探索建立“共享”、“多赢”的长效机制,促使形成校内外媒体密切合作、携手共进的“大宣传”新格局,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和提升社会影响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氛围。


编辑:孔亮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