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首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

发布日期:2016-09-12

     

近日,我校首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在18位选手的激烈角逐中圆满落下了帷幕。活动经过学院推荐,学校预赛、再到9月中旬决赛,历时半年多,来自全校16个学院(系、部、所)110余名教师参与了活动。

我校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从建校之日起,就非常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始终将“树德务滋”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涌现出了立志在西北贫瘠的黄土地上建设复兴中国农业科教基地的辛树帜教授;为中国水利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和心血的李仪祉、沙玉清教授;50多年育种生涯里,田间作业近两万个工作日,培育出年推广面积九千多万亩的“碧蚂一号”的赵洪璋院士;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越条件来到杨凌工作的李振声院士、朱显谟院士;面对国家危亡,听从祖国号召,怀着科学报告的理想,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毕生致力于他最热爱的昆虫事业的周尧教授;等等。他们用行动传承和弘扬了优良的师德师风。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中西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道德水平出现了一些下滑。受其影响,师德缺失成为制约和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敬业意识淡薄、学术道德失范、对学生漠不关心、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等问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勉励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同时指出:“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可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同时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也对教师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要求,这些为学校培育优良的师德师风提供了基本的遵循。      2015年,中央媒体3次集中聚焦农业科学家群体,塑造了“往下扎根,向上结果”的王鸣教授,“为大地抚伤痕”的水保专家李玉山、唐克丽夫妇,“白菜女王”柯桂兰,“辣椒大王”庄灿然等形象。同时,在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先后有5人获杨凌示范区道德模范,2人获“陕西好人榜”,1人获“中国好人榜”。为学习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继承和弘扬他们身上的优秀道德品质,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师生崇德向善,该校党委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以“学王辉 鼓士气 创一流”为主题的首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并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巡回演讲活动。

师德师风重在“落地生根”。首先,让参赛选手“立”起来,通过在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媒体进行立体化的宣传,让其明白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比赛,不仅是思想的净化、灵魂的历练,更是行动的传承。其次让参赛选手“动”起来,通过动员会、专题辅导等形式传导动力,让其知晓身上承载的使命和责任。再次是让选手“走”下去,通过参赛选手深入各学院(系所部)开展巡回演讲,让教师在面对面的探讨和交流中让师德师风深入人心,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习惯,引领风尚。

让全校教师共同行动,发挥好师德师风的传帮带,让师德师风在校园落地生根,开出绚烂的温暖之花。